top of page

川普政府「終極交易」戰略之解析:以兩階段佈局鞏固三大核心霸權

  • 作家相片: tenlife2019
    tenlife2019
  • 8月10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發布日期:2025年8月10日

摘要: 本文旨在深度解析川普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經濟政策。這些政策遠超脫傳統貿易保護主義的範疇,其內在邏輯並非一系列孤立的應對措施,而是一個經過精心設計、被稱為「終極交易」的宏觀戰略框架。此框架的顯著特徵在於其跨領域的系統性整合,將貿易壁壘、產業政策、金融工具乃至地緣政治博弈融為一體。該戰略的執行路徑呈現出一個分為兩階段、層層遞進的清晰佈局,第一階段聚焦於重塑實體經濟與全球產業鏈,第二階段則旨在建立數位時代的金融新秩序。此等佈局的最終目的,在於系統性地鞏固美國在軍事、貨幣及科技等三大領域的核心霸權。這三大支柱被視為維繫國家安全、掌握未來發展主導權的關鍵,其戰略重要性遠超短期經濟指標的調整,旨在確保美國在瞬息萬變的21世紀全球格局中,能夠維持並擴展其長期、穩固的領導地位。

一、 戰略目標:三大核心霸權之確立

在剖析此戰略的具體行動前,必須首先界定其最終所欲達成的戰略目標。川普政府的所有政策工具,均圍繞著建立並鞏固三大核心霸權而展開,此三者共同構成了其全球戰略的基石:

  • 軍事霸權 (Military Hegemony): 旨在透過前瞻性軍事科技的部署與應用,如人工智慧與自主無人系統,確立美國在未來潛在衝突模式中的絕對主導地位。

  • 美元霸權 (Dollar Hegemony): 其核心在於維持並強化對全球金融流動的控制力。藉由金融法規的創新與數位化進程,鞏固美元在數位經濟時代無可挑戰的貨幣主導地位。

  • 科技霸權 (Technological Hegemony): 致力於掌握驅動未來產業發展的關鍵戰略要素,涵蓋從稀土等關鍵礦產、核能等次世代能源,至量子計算等尖端算力,從而在全球下一代技術競賽中取得決定性優勢。

二、 第一階段部署:實體產業鏈重組與主權化

第一階段的戰略部署,可被視為一場在物理世界展開的「陽謀」,其核心目標是運用強硬的經濟手段,對全球實體產業結構進行重塑,從而為美國的「軍事霸權」與「科技霸權」奠定穩固的物質基礎。

此階段的關鍵性事件,為2025年4月美國所推行的大規模「對等關稅」政策。該政策對全球主要貿易夥伴形成了顯著的經濟壓力,其後續效應中最值得關注的,是促使傳統盟友——如歐盟、日本及韓國——為規避關稅衝擊而與美國達成新的雙邊協議。協議內容顯示,這些國家不僅同意接受對其出口至美國的產品課徵15%的關稅,更承諾進行大規模的對美採購與投資,其中包括價值7,5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6,000億美元的額外投資,以及數千億美元的軍備採購。

此類協議的達成,揭示了「對等關稅」政策的深層戰略意圖:以關稅作為一種經濟槓桿,撬動盟友的國家資源,使其轉化為對美國本土能源產業(服務於科技霸權)與國防工業(服務於軍事霸權)的直接資本注入與需求創造。

資本市場對此戰略部署給予了迅速且正面的反饋。在美國國內,為滿足人工智慧數據中心對能源的龐大需求,核能復興被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當OKLO公司執行長與白宮共同宣布新的合作協議後,該公司股價隨即上漲244%。同時,盟友的能源採購承諾,亦使掌握HALEU高濃縮鈾燃料技術的Centrus Energy公司股價增長超過200%。在軍事領域,俄烏戰爭的經驗與盟友的軍備訂單,共同加速了美軍的現代化進程,軍用無人機製造商Red Cat的年度股價漲幅達276%,而關鍵電池技術供應商Amprius Technologies的股價亦上漲了181%。

綜合上述,第一階段的戰略行動已全面展開,其所產生的經濟與市場效應,正持續為美國的科技與軍事霸權注入發展動能。

2025年4月美國所推行的大規模「對等關稅」政策
2025年4月美國所推行的大規模「對等關稅」政策

三、 第二階段部署:數位金融秩序的重塑

相較於第一階段在實體經濟領域的公開操作,第二階段的戰略部署則是一條在數位世界推進的「暗線」,其核心目標在於鞏固美國最根本的權力來源「美元霸權」。

此階段的推行背景,源於全球供應鏈重組所引發的金融動盪,以及部分國家(如俄羅斯與中國)為應對經濟制裁而加速的「去美元化」進程。面對此挑戰,美國並未採取發行官方數位貨幣(CBDC)的直接對抗模式,而是選擇了一套更為精細的組合性策略。其核心法律工具,是2025年通過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

2025年7月美國通過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
2025年7月美國通過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

該法案的戰略設計極具巧思,它並非禁止或取代私營部門的金融創新,而是將其「納入監管框架」,特別是針對已具市場規模的穩定幣。法案強制要求穩定幣的發行儲備必須與高信評的美元資產(主要是美國國債)進行深度綁定。此舉產生了雙重戰略效益:


  • 其一,它為規模龐大的美國國債創造了全新的、結構性的全球市場需求;

  • 其二,它將全球數位經濟的底層清算體系與美元及美債的信用體系緊密連結,從而為美元在數位時代的流通建立了全新的軌道,構成對「去美元化」趨勢的有效反制


此一策略組合亦包含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金融監管效率,並透過設立合規通道,引導傳統金融機構的龐大資本安全、有序地進入數位資產領域。

資本市場對第二階段的戰略前景同樣反應熱烈。隨著《天才法案》的實施消除了監管不確定性,合規的穩定幣發行商Circle因其在人工智慧與傳統金融結合點上的獨特優勢,股價大幅上漲450%。在被視為下一代算力制高點的量子計算領域,市場對具備技術突破或商業化潛力的美國企業給予了極高估值。商用量子計算公司D-Wave在發布新一代系統後,股價上漲911%;而專注於超導量子處理器並取得關鍵技術進展的Rigetti,其年度股價漲幅更高達1,854%。


四、 結論:一項旨在贏得雙重領域勝利的系統性戰略

綜上所述,「川普的終極交易」並非一系列零散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而是一項涵蓋產業鏈重構、債務結構調整、匯率機制干預及金融科技整合的系統性國家戰略。此戰略透過「兩幕大戲」的部署,最終旨在為美國贏得21世紀的「三大霸權」,確保其在物理戰場(以主權供應鏈為代表)和數位戰場(以貨幣主導權為代表)的雙重勝利,從而鞏固其在全球秩序中長期、穩固的領導地位。此一宏大戰略的推行,正深刻地影響著當前的國際政經格局,其所引發的長期結構性變革與連鎖效應,值得持續觀察與深入分析。


參考資料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