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軍工AI雙引擎點火!美核能股一日暴漲,揭開能源新戰略序幕

  • 作家相片: tenlife2019
    tenlife2019
  • 2天前
  • 讀畢需時 4 分鐘

華盛頓訊 — 2025年10月23日,美國資本市場見證了核能產業一次歷史性的價值重估。在短短24小時內,一系列來自國防、白宮及科技巨頭的重磅消息接連釋出,形成一場完美的「催化劑風暴」,徹底扭轉了市場對核能未來的預期。包括Oklo(OKLO)、NuScale Power(SMR)、Centrus Energy(LEU)及BWX Technologies(BWXT)在內的核能概念股全面飆升,標誌著美國核能正式從政策討論階段,邁入由實質訂單驅動的工業化新紀元。

這場劇變的核心,是由三大支柱共同構成的堅實投資論述,同步解決了核能產業長期面臨的三大不確定性:缺乏初始客戶、商業化路徑不明,以及終端市場需求的真實性。

第一支柱:軍方訂單確立需求底線,「Janus計畫」啟動

風暴的起點,源於美國國防部與能源部於10月22日聯合宣布正式啟動「Janus計畫」。這項計畫不僅是一份政府採購訂單,更是一項旨在為美國先進核能產業「去風險化」的戰略舉措。

根據官方聲明,「Janus計畫」目標在2028年前,於美國境內9個軍事基地部署18座商業化生產的微型核反應爐,旨在為美軍基地提供獨立、具韌性的電力,擺脫對脆弱民用電網的依賴,確保關鍵任務的「作戰電力」不中斷。

該計畫最具革命性的創新,在於其採用了「商業擁有並運營」的模式,並由國防創新單位(DIU)主導,透過「里程碑式合約」向私營企業採購。這種模式借鑒了NASA成功扶植SpaceX的經驗,意圖將政府從傳統的採購方,轉變為加速商業產業發展的催化劑。軍方的18座反應爐訂單,實質上成為了商業微型反應爐產業的孵化器,為企業支付了學習曲線的成本,並為其通往廣闊的民用市場鋪平了道路。

ree

第二支柱:白宮背書,搭建軍用轉民用政策橋樑

緊接著軍方訂單之後,白宮於10月23日上午發出的一封支持信函,為核能產業搭建了一座通往廣闊民用市場的「政策天橋」。白宮能源與國防政策委員會向一家名為Hadron Energy的非上市公司發出通函,正式認定其微型核反應爐技術為「國防能源戰略重點項目」。

更關鍵的是,信中明確指出,此類技術「可由跨部門合作快速擴散至民間AI資料中心電力」。這番表述無異於官方宣告:為軍事基地提供資金支持的技術,正是將為AI革命提供動力的技術。此舉極大地消除了市場對於微型反應爐總潛在市場規模的疑慮,為投資者描繪了一個從軍用訂單平穩過渡到龐大民用市場的清晰藍圖。

行政命令

核心方向

潛在受惠產業

具體受益公司

EO 14299

微型核反應爐、AI電力基建

核電、AI伺服器能源

OKLO、SMR、BWXT、LEU

EO 14300

簡化核電審查與出口

核電設備製造

BWXT、GEH、Westinghouse

EO 14301

授權民間建反應爐、加速審批

新創SMR廠商

OKLO、Kairos、TerraPower

EO 14302

核燃料供應與再處理

鈾礦開採與燃料製造

UEC、UUUU、LEU

EO 14287

擴大國內礦產供應鏈

鎳、鈷、稀土開採

MP、UAMY、NB、CRML

EO 164

制衡外國礦產依賴

稀土精煉、冶煉

MP、CRML、AREC

EO 14156

國家能源緊急政策

全能源產業、稀土金融化

全體礦產與核能概念股

第三支柱:科技巨頭搶電,AI的龐大需求獲得驗證

在政府層面為核能鋪平道路的同時,市場的需求方也傳來了決定性的信號。以Google、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和Meta為首的科技巨頭,公布了一系列大規模、長期的電力購買協議(PPA),證實了AI驅動下的龐大電力需求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這些科技公司的行動展現了一套成熟的「組合式」能源採購策略:

  • 微軟與Meta 採取務實路線,分別與核電運營商Constellation Energy簽署長期協議,資助重啟賓州的三哩島核電廠1號機組,並確保伊利諾州柯林頓清潔能源中心的持續運營,以最快速度獲取大規模的零碳基載電力。

  • 亞馬遜 則扮演了下一代技術的催生者,直接資助在華盛頓州建設美國首座商業化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電廠,為新興技術的落地承擔前期風險。

  • Google 更進一步,直接與先進反應爐開發商Kairos Power合作,共同規劃未來反應爐機隊的部署,著眼於透過技術迭代來降低長期成本。

科技巨頭的集體行動,不僅僅是作為買家,更是整個產業生態的共同建設者,為核能的復興提供了最強勁的市場拉力。

ree

結論:「軍事-AI能源複合體」的誕生

2025年10月的這場「三重催化劑」事件,其影響遠不止於一次性的市場提振。它催生了一個全新的戰略聯盟:「軍事-AI能源複合體」。在這個聯盟中,保障國家安全的軍事能源需求,與驅動未來經濟的AI算力電力需求,匯集到了同一個解決方案上:先進核能。

這標誌著美國核能產業的核心風險,已從過去的「政策不確定性」轉向未來的「執行能力」。對投資者而言,分析的重點將從宏觀政策解讀,轉向對企業能否按時、按預算交付項目的微觀評估。一個由實質訂單和長期需求驅動的、可持續的核能增長軌道,已經清晰可見。


參考資料


  1. 美國陸軍部「Janus計畫」官方公告

  2. 第14299號行政命令全文:《為國家安全部署先進核反應爐技術》

  3. 關於科技巨頭投資核電廠以滿足資料中心需求的報導

  4. Constellation Energy宣布重啟三哩島核電廠1號機組以供應微軟電力

  5. 關於亞馬遜資助華盛頓州部署12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報導



 
 
 

留言


bottom of page